校园中的白衣天使
——记金明中学校医 张彩琴 “金池夜雨”是古代汴京八景之一。如今,昔日的金明池早已被岁月淹埋在黄沙之下,成为一段历史和记忆,而在金明池的旧址上,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奇迹般崛起一座九年一体化的金明学校。短短几年时间,这所学校后来居上,成为众人称赞的名校,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闪闪发光。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被师生们深情地传诵着,她就是被称为“健康使者”的校医张彩琴。 职务:只有变成责任才会使事业精彩 2000年的秋天,人到中年的张彩琴从开封市二中校医的岗位上,调到金明学校,她苗条的身材、如琴的声音、温柔的性格、高雅的举止、一身白工作衣的她,文文静静,令不少人对她投来怀疑的目光:她能担得起保障大家身心健康的重任吗?其实,这位从军营走出来的女性,骨子里充满了刚强和自信,更涌动着一颗强烈的事业心。从她回到地方进入学校当校医的那天起,就把职务当成一种神圣的责任,发誓要做出色的校医。特别是从她踏上金明中学的那一天起,就被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决心用自己的心血、智慧、双手和汗水,为金明学校的教师、学生奉献出自己一片赤诚,一腔热忱! 打铁需要自身硬 为了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树立全心全意的服务师生的观念,她认真学习业务,查阅大量医学典籍,掌握各种相关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医疗技能,以饱满的热情和火样的爱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金明学校的老师们个个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敬业爱生,许多人都是带病工作,一心扑在教书育人工作上,很少顾及自己的病痛。张彩琴为了解除教师们的病痛和后顾之忧,对于年高体弱的教师的身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随时准备对症下药。几年来,张彩琴一次次把教师们的大病化小,小病化了,甚至让患重病的老师都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治疗。有一位刚从外校调来的教师,看上去身体很健康,但张大夫了解到她患有心脏病,对她格外留心,只要她打电话到医务室说自己身体不适,张大夫马上赶到她的办公室,立即对这位老师进行血压检测、心音听诊和急救药的应用,她每次发病,也非常信赖张大夫能让她转危为安。 金明学校还有位年长的教师,干工作不要家、视工作如生命。他是金明中学建校之初的“有功之臣”,他患有严重的疾病,每次发病,不是想着到医院救治,不是想着家人的陪护,而是首先想到张大夫,他说:“我的病无论多么重,看到张大夫我就塌实,我不要120车来,我相信张大夫在,我就会化险为夷”。在医务室工作的另一位校医说:“张大夫,他的病你敢在医务室处理,比以前我所在的人民医院的主任胆子还大!”这个评价透着同事们的信任,也体现了张彩琴有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艺高人胆大”的工作精神。 还有一次,有位教师突然不适,打电话到医务室,张大夫赶去后,凭经验诊断为严重心脏病的前兆,马上要打120电话,这位老师坚持说没事,不让打,说自己是老毛病了,吃点药就行了。张彩琴果断的打了120电话。果然,当救护车来到学校时,他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经诊断这位老师患的是心肌梗塞。医院及时抢救后,他脱离了生命危险,医院的大夫说:“要是再晚10分钟,人就没命了”。 针对教师们常见的职业性疾病和一些流行性疾病,张彩琴总是把工作做在前面,有备无患。医务室配置了各种理疗仪和治疗仪,为老师们解除腰疼、肌肉等各部位的伤痛,还配齐了感冒药、止痛药、肠胃药、消炎药以及治疗教师职业性咽炎的各种药品。张彩琴常常凭着对教师们的了解和对患有疾病教师情况的掌握,给予有针对性的关注,按着易犯疾病的时间规律,她主动定时送药上门。老师们说:“在学校的医务室看病如同在医院治疗一样的放心。”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教师能够把爱事业和爱学生结合起来的话,那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了。”金明中学连同小学在内有500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年龄从六、七岁到十六、七岁,间隔跨度大,发展差别大,而且都是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高峰期。张彩琴时时处处观查和积累,注意了解各种常见病及外伤反映在不同学生身上的差异,了解各个年龄的学生对疾病反映的不同,尽可能做到不误诊一个病例、不耽误一个学生。 2000年至2003年之间,学校操场一直处于建设之中。学生们常常会有在操场上玩耍时摔破头、磕破腿的情况,张彩琴每次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外,经常需要带着学生到医院进行更深层的医疗处理。起初,医院的大夫总以为张大夫是学生家长,直到后来大夫们才弄清张大夫的身分。大夫们说:“她原来是金明学校的校医,金明的教师真负责啊!” 只要是发生在校院内大的外伤,张大夫要求自己做到坚持陪护陪诊到底,这么多年她始终坚持这么做。 有一次,一个学生受了外伤,简单处理后,需要到医院缝合。家长来后,说:“上次我的孩子发高烧就是张大夫带着去看的,我总在单位讲‘金明的校医负责任’,这次不能再麻烦您了”。家长和学生走后,张大夫说:“不行,咱们的学生伤在下巴,家长也许不知道应该到五官科去,那里针缝的细,疤小,我得去。”就这样张大夫立即赶到了医院。果然,家长正在为不知到哪里缝合而犯愁,张大夫一直陪到学生得到了妥善处理后才离去,此时已是晚上八点多钟了。 我校江炎文同学在走路时不慎摔倒,造成粉碎性骨折,张彩琴对他做了临时性包扎处理后,立即送他到市内医院治疗。回来的路上张彩琴一直在想:孩子没有打架,没有攀高,没有做剧烈运动,在平地上走路,怎么会摔成这样呢?带着疑问她在星期天又去医院看望孩子,经询问得知,孩子的妈妈在给他买鞋时,总要比脚大出两码,由于长期穿不可脚的鞋,导致孩子走路不稳,奔跑起来就会出现危险。张彩琴及时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校领导,她通过各种形式告诉学生穿鞋和走路的注意事项,并在家长会上专题讲了这件事。家长们感激得说:“张大夫真是个细心人,对学生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啊!” 张大夫说:“校医的责任就是让他的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吴运泽同学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扭伤了脚,当时外部不红不肿,也还能走路,体育老师便送他到医务室,想着擦些“红花油”活血化淤就好了。经过细心检查,张彩琴发现孩子的伤局部症状虽不明显,但却不像是简单的扭伤。凭经验张彩琴诊断他有缺钙的体征。她马上领孩子去医院检查,果然发现孩子是缺钙导致脚踝骨折,被安排住院治疗,正是凭借这种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她从没有误诊过一例意外伤害,被学生和家长视为学生健康的“保护神”。 人生,只有在危难关头才能显出本色 2003年的春天,一场抗击“非典”的战斗,把作为校医的张彩琴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她和校医务室的同事一起,承担着全校宣传、防治、消毒、汇报、检查等多项工作,在几个月的日日夜夜里,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每天24小时值班工作。张彩琴给自己“绘制”的每日工作“流程图”是这样的:安排消毒;处理核实患病康复后需要返校进班的学生;接诊当天身体不适的学生;及时听取领会上级新的文件精神,给各班发放宣传材料;迎接上级有关方面的督导检查;收集统计当天学生病、事假情况;填写递交向开发区和教育局上报的学校防“非”动态;及时配置所需防“非”药物;随时准备处理突发情况等十项工作。 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经常有学生出现低热症状或其它疾病,每一次对张彩琴都是严峻的考验。她严格准确地把好第一关,并做出可以在校治疗还是外出就医的决定。一天晚上,一位学生出现低热现象,张彩琴立即在校内观察室对他进行检查诊治,经过对咽喉、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一系列检查,确诊为扁桃体炎症,校领导和老师们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但张彩琴得知自己肩上责任重大,一点儿也不敢掉以轻心,在校医务室给他服药打针后继续进行严密观察,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直到深夜一点多钟,孩子的烧退了,呼吸平稳,张彩琴这才放了心。那些日子里,每发现一个发烧病人,就会引起全校的恐慌,对张彩琴来说,都是一次从心理上对生死的考验,在考验面前,张彩琴显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 由于超负荷工作,张彩琴自己病倒了,但她的意志没有倒下。每次输完液,她都从病床上爬起来坚持工作。领导劝她,老师劝她,学生们劝她,希望她躺下来静养几天,她总是笑笑说:“领导和老师们都在忙抗击‘非典’工作,一线的老师还要给学生上课,我作为校医怎能在这个时候躺下呀,我决不离开自己的岗位去当逃兵。” 蜡烛,只有燃尽自身,才能换来的光明 自从进入金明学校,优秀的团队精神、同事们的勤奋敬业无时不在影响和感染着张彩琴大夫。张彩琴感到责任重了、担子沉了,她也由一个称职的妻子、合格的母亲渐渐地变成了一个不怎么“称职”、不怎么“合格”的角色。2000年刚进入金明中学,儿子正值上高三,由于她工作繁忙,使儿子由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凡事自己做,衣服自己洗,吃饭街上买的孩子。后来儿子考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这对张大夫来说也是一种善良人生的回报。 一天早晨起来,张彩琴感到腹腔作痛,浑身难受。但她想到教育系统的运动会在开封县广场举行,那么多教职工和孩子们,责任又一次驱使着她拒绝了丈夫让她请假的劝说,毅然按时站在了运动场上。在现场,疼痛催倒了张彩琴,她被急救车拉到了县人民医院,经诊断她患的是肾结石,并发尿路感染,当疾病还没痊愈时,她却又走上了工作岗位。 2003年当她精神十足的工作 时,肾病综合症又一次袭击了她,腿部浮肿一天天加重,浑身难受,她拖了一天又一天,她不忍心放下她热爱的工作,更放不下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几千名可爱的孩子们。但疾病是无情的,她在医院的病床上、在住院中、依然牵挂着工作,打电话和同事们保持联系,利用住院时间还在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同志们的看望、组织与领导的探视,增添了她战胜疾病的信心,也更促使她在疾病痊愈时,全力回报她因生病而耽误的工作。 2004年张彩琴又回到了她钟爱着的集体,她加倍的工作,勤奋努力的付出,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从教学楼到操场,从实验室到寝室,从早到晚,从正常工作时间到不求报酬的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张彩琴在继续履行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学校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张彩琴是金明这个大家庭中种植健康的人,有时亲手种植的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有了亲手种植的心就高贵起来。她如鱼儿浪漫如水,游弋于金明,在工作中舒展了全部的高贵的天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