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教师

网站首页金明名师 >> 名师作品 >> 爱在事业爱在奉献

爱在事业爱在奉献

10-10-11 来源:原创 作者:金明中学 点击:

"白云奉献给蓝天,长路奉献给远方……"这是一首歌的歌词,同时也是唐明明老师的写照。她严于律己,注重身教,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精心耕耘,无私奉献,以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育人责任感,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实现着一个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责。

一、用高尚的师德完善自己的人格。
   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我们教师的灵魂。高尚的师德通过三尺讲台,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成长。唐老师认为: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传授学业,更要催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唐老师还认为,师德中爱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爱学生,才会认真备课、上课;只有爱学生,才会有责任心、事业心;只有爱学生,才会抛开一切名利,忘了自己;只有爱学生,才会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教师的使命在于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用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接触学生,用爱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构筑起学生精神生活大厦。她常说:"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当用自己的良知去履行教师这一神圣的使命——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唐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班主任她在学生面前就是一杆言行一致的标尺,一面表里一致的透镜。还未见到曦日,她已经走进校园;已是万家灯火时,她才带着欣慰和倦意回家。经常为学生补习,不求任何回报。"一切为了学生"是她为师的准则。

二、用爱心换来的真情。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尚家麟是个初二时转到外校上学的学生,在唐老师班上只学习了一年。这短短的一年里,唐老师和他相识、相知、相了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差生而另眼看待。新学期开学前夕,他到学校找唐老师,谈了好多好久,临别时他眼睛里含着泪水,哽咽着说:“老师,以后我会经常来看您的。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来报答你……”

唐老师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相互的,你真诚的对待学生,去爱他们,学生也会向你坦诚的敞露心扉,去爱你。咽喉发炎,孩子们送来了润喉片;发烧感冒,孩子们送来了药片;疲倦困顿,孩子们送来了一杯热热的奶茶……面对这群天真烂漫、懂事明理的孩子,我还有什么借口不去奉献我的一切呢?”

一次,因为工作忙,唐老师连午饭还没有吃,下午就要上课的时候,办公桌上放了一份盒饭,还冒着香味!在饭碗的旁边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你累了一上午,连午饭还没吃,这是我们特意给您买的!
    唐老师找到了买饭的张天晖、郭小芳两位同学,把钱塞到孩子们手里,她们的小脸突然变的严肃起来,一字一板的说:“老师,这是我们对你的一颗心……”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而这种爱又是彼此相互的。
    步入初三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后一些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由于种种方面的原因使学习成绩明显下滑,甚至于逃学、打架,受到学校处分。面对这些学生唐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去和他们谈心和他们讲道理,因为此时他们更需要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
    那是深秋下着大雨的一天,中午放学后,唐老师接到学校政教处老师的电话,班里一个叫王文龙住校生正背着行李在学校门口欲出校门。唐老师顾不上打伞,三步并做两步向学校门口跑去。

王文龙这孩子脾气性格十分倔强,前不久因和同学闹些矛盾,受到学校批评,在唐老师和家长与他交流之后意见一致:重新开始、从头再来。今天是他在学校的最后一天,下午他就要离开学校了,可中午他怎么会这样呢?此时的王文龙正站在雨里,背上背着一床棉被,手中拎着书包、脸盆,任凭雨水打在他的脸上、身上,一动不动。看到唐老师来了,他的身体微微动了一下,脸上闪出一丝无助的神情。“你这是做什么?”“老师!”一个身高近一米八的男孩子爬在老师身上哭了起来, “我真的不想离开你!”这就是一个无渍的孩子发自内心最纯洁、最朴实的言语。这无华语言中却又蕴涵了多少难以表述的留恋呢?孩子从透湿的书包中拿出来一个塑料瓶,里面装满了各种颜色的千纸鹤。“老师,这是我亲手为你叠的一千零一只纸鹤,以后我就离开你了,希望这瓶纸鹤能带给你永恒的幸福。”这哪里是一千只纸鹤呢?分明就是孩子一颗炽热的心啊!
    一个叫何强的学生在网上的校友录中曾经这样写道: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我生活最迷茫的时间里,曾经有一位老师,她热情的帮助了我、挽救了我,使我摆脱了困惑,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唐明明,我永远爱她!
    每逢节假日,唐老师以前的学生总要到家里来,并膝叙谈以前发生在师生身上的动人情节。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老师为他们付出的一切有了更为深刻的诠释。相聚的时间又是如此的短暂,目送着孩子们离去的背影,她的心里有一种不知道是苦涩还是甘甜的滋味。
    在今年6月6日唐老师生日的晚上,她按照惯例下班后到班里查看门窗是否关好。可当她来到教室的时候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讲桌上放着一块插着六十四支闪烁着亮光蜡烛的生日蛋糕,六十四个孩子整整齐齐的站在教室里:“老师这几年您为了我们辛苦了,今天是您的生日,这束鲜花献给您,我们祝您快乐……”在孩子们充满深情的歌声中、在烛光摇曳的光晕中、在氤氲的花香中,唐老师哭了……

唐老师说过:“花因我们而鲜艳,我们因花而美丽,穿行于花丛中,我们的灵魂浸润着花的芳香和温馨,只是要在这三尺讲台上继续苦旅和攀爬,虽九死,而其犹未悔。”

三、用绿叶的情怀来编导自己的课堂。

唐老师讲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共鸣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和创造"。所以唐老师在课改的研究中,她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融入于日常的教学。她认为,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坚定学生学习的意志,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这样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形成共鸣,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应当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集编、导、演于一身。唐老师的课没有枯燥、烦琐的分析,而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索、体验式教学。她提倡学生是红花,老师是绿叶,课堂中由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新知。在课堂教学中,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课堂中师生融洽,学生从以前的绿叶转变为现在的红花,在这种师生角色转换中,使学生个性充分得到发展。

2001年12月她辅导学生参加开封市语文知识能力竞赛获一等奖,她本人获市“优秀辅导教师”奖。经过1年的实践探索,作为课题成员的唐老师在2004年6月代表学校课题组写出《远程教育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阶段性汇报材料。2005年7月唐老师受开封市教育局的委派参加了河南省语文新教材课改教研培训,明年8月份她将做为开封市四名培训教师之一,对5县语文骨干教师进行新教材课改的巡回讲演,使五县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新教材、理解新课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四、赋予孩子自信的力量。

几年来唐老师所带班在全校性的大型活动中,取得过不少优异的成绩, 2003年又荣获市级先进班集体,她本人也获得开封市“优秀班主任”称号。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因为所带班级学生的素质特别好,也不是特长生特别多,主要是因为班集体的凝聚力强,学生认同自己的班级,以身在这个班级而自豪。全体同学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为班集体争光。

  那么,这个班集体的凝聚力从何而来呢?唐老师认为主要来自于师生间真挚的情感交流,来自于老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了解,来自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来自于相处久了以后师生之间的一种默契。
    2002年全校广播操比赛前夕,每个班都在夜以继日的刻苦训练,想要在比赛中夺取桂冠。临上场时,唐老师告诉学生:“大家放心,我相信咱们班经过日夜的训练在这次比赛中一定会获胜。大家要自信,相信你自己一定行。”结果,在这次广播操比赛中荣获第一名的佳绩,学生们都笑了。这就是自信的力量。

2002年冬季越野赛第一名、2002年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一名、校首届“花儿与少年”艺术节一等奖、2003年家庭道德教育月演讲比赛一等奖、2004年拔河比赛第一名……一项项佳绩无不渗透着唐老师和学生的心血。

五、用求实做养料去滋养明日的果实。
   人们都说:若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但唐老师却力求给学生长流水。为此,她从毕业至今从未间断过自我学习、自我充电、自我加压。

2003年12月她参加河南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综合性学习、写作、 口语交际辅导书的编写。

2004年6月她撰写的论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获河南省第三届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征文一等奖。

2004年10月她由学校推荐参加由中共开封市委宣传部、市直工委、团市委等十多家单位组织的“开封市青年岗位技能竞赛月”竞技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并被授予“开封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2005年5月她荣获开封市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她自始至终以严谨求实的作风对待本职工作。在学校,她已成为年轻的教师骨干。

  因为她的严谨求实,因为她的创新突破,因为她的机智幽默,使她屡次在教学评比中脱颖而出。她所教的班语文成绩在普通班中每次都居第一位。唐老师课堂内外的一言一行,一字一句,如丰厚的养料,滋润着每一个守候的孩子,使学生在她那儿懂得更多,更深,更远……

六、用她无私的奉献去诠释共产党员的本色。
   如果说,用一个字来表现唐老师对教师工作的那份热情,那么,"勤"字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她的这份"勤"源于对生命的正确理解,源于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源于对崇高理想的勇敢追求。正是那份"勤"使她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家长们的尊重,领导们的信任,也正是那份"勤",使她无愧于共产党员的本色。
    唐老师的那份"勤",也体现在她的"舍"上。因爱而舍,因勤而舍,爱的是自己认准的事业,勤的是自己找准的坐标,而舍的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在任教7年的日子里,唐老师不计名利、不计回报,专心致志地关注着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她的大量的休息时间都是在和学生补习、活动、家访中度过的。事业是自己选择的,就要为之付出牺牲,这一点,唐老师无怨无悔。2002年母亲住院,唐老师因忙于毕业班的事情,一次也没有到医院陪伴过。2003年唐老师得了肾结石,按照医院的诊断要她住院治疗,可因为心里装的是全班的学生,早已把自己的健康置之度外,坚持给学生上课,一节未少。结婚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可她却放弃了国家法定的婚假,一天也没有休息。家长们见人就说:“把孩子送到唐老师班里,真放心啊!”正因如此2003年她荣获开封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七、用她细腻的感情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古人说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唐老师把点点滴滴的关爱之情,滴撒在日日岁岁的生活中,时时传唱着至真、至善、至美的歌。除夕之夜,唐老师的同事们均收到了她发送的温馨的拜年短信;同事们病了她会主动到跟前问寒问暖;同事结婚她送来了礼物和祝福……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十分好的老师。"爱事业,爱学生,教师的职业道德就要突出一个"爱"字。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他不是贩卖知识的商人,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的唐明明老师就像四季长青的常春藤那样,始终朝气蓬勃,始终保持质朴无华的品格,耕耘在教育这片芳草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