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金明学子 >> 学生作品 >> 风 雨 清 明 鸢

风 雨 清 明 鸢

11-06-17 来源:原创 作者:金明中学 点击:

     民俗的演变决定于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发展则交织着国家的兴衰。
        ——题记      

     花褪残红,燕啄青杏,枝上柳绵,绿水人家。儿童散学,忙趁东风放纸鸢。
     寻。
     寻一个旧梦。
     寻一个清明。
     清明源自周朝。《岁时百问》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曰‘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方值盛唐,四海升平,风筝多为宫延玩赏之物,无不追求其精巧奢华。清明,也正是在此时与寒食合为一体,成为了一个重大的节日。
     清明极盛于宋。周密《武林旧事》载:“清明时节,人们至郊外放飞鸢,日暮方归。”此时的风筝,从王侯宫苑走入了民间。沙雁蝴蝶,游鱼走兽,多绘为传统吉祥图案,愈显生动活泼。
     清明放风筝是旧俗,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便有描绘:河边流水湍急,两个成年男子正在放风筝。一旁一个小孩子抬头凝望,笑靥如花。只见他身子略向前倾,手指向天空,双眼笑成了两条缝;半张着嘴,仿佛在为风筝之精美而喟叹,只恨不能亲手放个痛快。身后一人着深服,怀中幼童瞪圆了眼睛,小脸微微向内侧,如有耳语。图中人物栩栩如生,衣物褶痕可辨,一派安定祥和之景。
     只是表面的繁荣终究粉饰不了积弊已深的疲乏。终于,古老的长城坍然而朽,再挡不住侵略者的铁蹄。
     是怎样屈辱的日子!战火,狼烟,鲜血,呻吟,分离,流浪,焦黄的田野烙印在人们记忆的深处。风筝不飞了,因其可能用来传递情报而被禁;清明不“清”了,目之所及皆为国破家亡、朝不保夕。民族的尊严被践踏,支离的风筝在留血,割裂的大地在呻吟!
     清明!清明!山河破碎之际,何谈“清明”?谈何“清明”!
     日月逾迈,若弗云来。千年已逝,沙沙的雨声里,烈士陵园前长长的队伍延伸着:神情凝重的官员郑重地理着手中的花束,衣着朴素的工人努力抚平衣上的褶皱;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双手满提着祭品,一个幼童的口水濡湿了母亲的肩头。认识不认识的人们,他们的心情是一样的,他们带着沉痛的记忆而来,他们怀着对崇高的怀念与敬意而来。
     另一边,宽阔的街道上却正是人声鼎沸。远远的梵乐响起,是清明的巡游开始了。打头的是忠心耿耿的杨家将,巾帼须眉个个威风凛然;队伍中央,北宋九帝在 “宫女太监”们的簇拥下缓步向前,不时向众人挥手示意。欢腾的麒麟角系彩带、威武的长龙上下翻腾;盘鼓、独杆轿、舞狮、枪阵……更有2000余名汉服爱好者身着宋服走在其中。着宋装、品宋酒、游宋都,触目皆为古香古韵,霎时间梦回千年。
     细雨霏霏,如同铺开的泼墨长卷,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定格成了两幅画:一边是墓前刻骨铭心的缅怀,一边是街上笑语欢天的巡游;一边是对英魂的追忆,一边是对生活的享受。
     中国的诸节,或因传说,或为团圆,总不过是给予人们一次小小的休憩,祈福今后;而清明的本质特征却在于生死并置,在于生者与死者的沟通,在于回头重访,重拾那些风起云涌的日子。
     清明,是断魂之日,也是迎春之日。这是清明的矛盾,也正是这矛盾造就了独特的清明。
     人群中忽然一阵沸腾,原来是嫉恶如仇的黑脸包公拱手迎来。只见身材魁伟的包拯身着紫红蟒袍,率领“三班衙役”,抬着令人敬畏的龙头铡,在“威武——”的长喝声中大步走来,一脸正气令人肃然起敬。直惹得几个顽皮的孩子不住向队伍里挤去,身后蓝天上琳琅满目的风筝,也耀武扬威的,愈高,愈高了。
  是啊,政治清明则时局清明,时局清明则文化清明,文化清明则人心清明,人心清明则山河清明!
     ——这就是我们的清明!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这便是我们的清明!国家昌盛,人民富足。
     ——这就是我们的清明!世事变迁不足惧,历史沧桑无可畏。物阜民丰,海晏平清;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又是一年春来日,最是一年清明时。
     寻。
     寻一个旧梦。
     寻一个清明。
     ——我们的清明!

(作者系开封市金明中学刘佳玥,辅导老师张燕)